%0 Journal Article %T N+注入对大豆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A 张红 %A 郑世英 %A 刘贵忠 %A 苏荣存 %A 梁淑霞 %A 肖蓓蕾 %A 耿建芬 %J 大豆科学 %P 630-634 %D 2015 %R 10.11861/j.issn.1000-9841.2015.04.0630 %X 为了揭示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与N+离子注入能量、剂量的内在关系,探索不同大豆品种适宜N+离子注入能量及剂量,以4个大豆品种齐黄34(Q34)、德豆99-16(D99-16)、冀豆12(J12)、荷豆12(H12)为材料,采用6个处理(15keV,2.4×1013.N+.m-2;15keV,4.8×1013.N+?m-2;15keV,7.2×1013N+.m-2;25keV,2.4×1013N+.m-2;25keV,4.8×1013N+.m-2;25keV,7.2×1013N+.m-2),研究了N+注入对大豆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丙二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N+注入的能量剂量范围内,随注入能量和剂量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SOD、POD、CAT的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都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促进幼苗生长的各品种适宜N+注入能量和剂量值分别为D99-16和J12:15keV、4.8×1013N+.m-2;H12:15keV、7.2×1013N+.m-2;Q34:25keV、2.4×1013N+.m-2。诱变育种宜采用的能量、剂量值为J12、H12、D99-16:25keV,2.4×1013N+.m-2,Q34:大于25keV,7.2×1013N+.m-2。 %K 大豆 %K N+注入 %K 发芽率 %K 生理特性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