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A 郑伟 %A 谢甫绨 %A 郭泰 %A 王志新 %A 李灿东 %A 张振宇 %A 张茂明 %A 刘忠堂 %J 大豆科学 %P 255-259 %D 2015 %R 10.11861/j.issn.1000-9841.2015.02.0255 %X 选用耐密性不同的两个大豆品种垦丰16和合丰25为试材,研究了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冠层上部叶柄长度显著低于普通品种,在高密度条件下,从第9节开始叶柄长度短于合丰25;叶形指数高于普通品种,尤其是高密度条件下从第12节位开始垦丰16的叶形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普通品种合丰25,有利于通风透光。耐密植品种垦丰16的叶色值高于普通品种,随着密度增加叶色值峰值出现时间没有明显变化,密植条件下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更强。随着密度增加,耐密植品种垦丰16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下降速度慢,当密度为30.0万株?hm2时垦丰16与合丰25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为P=0.0333,P=0.0235),密度为37.5万株?hm??2?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分别为P=0.0018,P=0.0047);随着密度增加,耐密品种垦丰16产量逐渐增加,不耐密品种合丰25产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时,两个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9)。3种种植密度条件下植株形态和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表明,耐密大豆品种垦丰16冠层结构更有利于在高密度条件下通风透光,密植条件下后期持绿性强,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受密度影响小,因此在高密度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K 大豆 %K 栽培密度 %K 光合特性 %K 水分利用率 %K 产量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5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