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野生大豆抗花叶病毒病生化机制的研究 %A 李开盛 %A 曹越平 %J 大豆科学 %P 254-258 %D 2011 %R 10.11861/j.issn.1000-9841.2011.02.0254 %X 以具有不同SMV抗性的2个野生大豆和2个栽培大豆为材料,分析其感染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MV-N3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比较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抗病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感染病毒后,叶片中各酶活性比对照高,感病品种比对照低;野生大豆酶活性变化比较缓慢,栽培大豆酶活性变化比较迅速,但趋势大体一致;大豆对机械损伤与病毒侵染防御途径部分重叠,但存在较大差异。 %K 野生大豆 %K 大豆花叶病毒 %K 抗病性 %K 苯丙氨酸解氨酶 %K 过氧化物酶 %K 超氧化物歧化酶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1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