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野生大豆荚粒相关性状QTL定位 %A 阚贵珍 %A 童振峰 %A 胡振宾 %A 张 丹 %A 张国正 %A 喻德跃 %J 大豆科学 %P 333-340 %D 2012 %R 10.3969/j.issn.1000-9841.2012.03.001 %X 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5和栽培大豆南农06-17所得的F2∶3家系(2008、2009年)及F2∶4家系(2009年)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3个荚粒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7个QTL,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18个加性显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2种方法共同检测到17个QTL,其中12个QTL(qEPP-H-1、qEPP-Lb-1、qSWP-La-1、qSWP-Lb-1、qSW-B1-1、qSW-B2-1、qSW-D1b-1、qSW-H-1、qSW-H-2、qSW-I-2、qSW-Lb-1和qSW-Ma-1)在2a或2个世代稳定表达,qEPP-H-1、qEPP-Lb-1和qSWP-Lb-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野生大豆。研究结果为野生大豆优异等位基因的发掘、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以及大豆产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K 野生大豆 %K 荚粒相关性状 %K QTL定位 %U http://ddkx.haasep.cn/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2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