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论“特色”与“普适”争论的实质基于马克思“两条道路”的视角 %A 吕乃基 %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331-338 %D 2015 %R 10.15936/j.cnki.1008-3758.2015.04.001 %X 具有普适意义的是作为抽象理论的普适价值,而不是实际发生的相应的道路。“特色”,既是作为实践过程的中国的发展路径,也是在这一道路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适”与“特色”不是争论的双方。脱离各国特色的普适价值没有了生命,失去自身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源泉;抽离普适价值的特色失去了自身的地基和骨架,关上了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大门。普适价值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各自的发展道路提供共同的理论基础,世界各国以自己特殊的实践过程融合并丰富和发展普适价值。 %K 特色 %K 普适价值 %K 两条道路 %K 现代性 %K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U http://xuebao.neu.edu.cn/social/CN/abstract/abstract4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