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家庭影响因素分析 %A 孙加司 %A 蔡景钰 %A 王烈 %J 中国公共卫生 %P 964-966 %D 2012 %R 10.11847/zgggws-2012-28-07-29 %X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特点,探讨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为其预防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应用家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牡丹江市4所小学4~6年级1350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牡丹江市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3%,男生为20.3%,女生为18.6%;躯体主诉、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攻击性行为、思维问题、内向性问题和行为总分分别为(2.50±2.89)、(3.73±3.96)、(2.54±2.81)、(4.31±4.73)、(2.17±3.00)、(8.34±8.15)和(22.03±20.07)分,与国内人群评价结果比较得分较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温暖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父亲惩罚、干涉、偏爱、拒绝、过保护和母亲过保护、拒绝、惩罚、偏爱与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母亲拒绝(β=0.206)、生活事件数(β=0.195)、与父母关系(β=0.133)、父亲过保护(β=0.124)、独生子女(β=0.083)与小学生行为问题关系密切,能影响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对小学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环境对降低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K 小学生 %K 行为问题 %K 家庭环境因素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zgggws/CN/abstract/abstract90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