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慢性砷中毒大鼠肝脏血清酶活性变化分析 %A 齐晓岚 %A 钟复光 %J 中国公共卫生 %P 199-201 %D 2007 %R 10.11847/zgggws2007-23-02-40 %X ?目的探讨慢性砷中毒大鼠肝脏和肝线粒体损伤相关血清酶活性的变化,为揭示砷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及选择慢性砷中毒早期诊断酶学指标提供资料。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经饮水给予75mg/L三氧化二砷6个月。处死动物6个月,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鼠肝脏线粒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脏线粒体呼吸酶及血清酶活性。结果砷中毒大鼠肝脏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下降;血清谷氨酸脱氢酶、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精氨酸酶、腺苷脱氨酶、谷胱甘肽硫转酶活性升高。结论慢性砷中毒能够导致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ATP酶的活性下降。血清中与肝细胞及线粒体功能有关的血清酶活性升高,进一步证实了砷中毒对肝细胞及其线粒体的损害作用。上述5种血清酶的测定,对于慢性砷中毒的辅助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K 砷中毒 %K 肝脏 %K 线粒体 %K 血清酶 %U http://manu40.magtech.com.cn/Jweb_zgggws/CN/abstract/abstract141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