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海岸带迎风坡环境干扰对造林植物叶片解剖、气孔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A 廖凌娟 %A 黎清 %A 陈贻竹 %A 林俊新 %A 吴林芳 %A 曹洪麟 %J 植物科学学报 %P 613-624 %D 2011 %X ?海岸迎风坡植被恢复是海岸带破坏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内容。本试验在广东中山市五桂山海岸带迎风坡(海拔300m)选择了3种用于植被恢复的人工造林植物,红锥(Castanopsis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laosensis)、云南石梓(Gmelinaarborea)和2个同地点的野生种降真香(Acronychiapedunculata)与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作为实验材料,研究4年后3种造林树种对海岸迎风坡环境的适应。测定5种植物叶片的解剖特征、气孔形态、气孔密度(SD)和大小(SL)、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5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在迎风坡和背风坡都没有明显差异,除红锥外,SD和SL在两坡面也未表现出显著变化;(2)红锥和云南石梓在迎风坡显示出低的WUE,野生种降真香和鸭脚木有潜在的高的WUE,而米老排在迎风坡显示出对迎风坡造林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5种植物叶片解剖特征和光合行为对潜在的水分胁迫响应的表型可塑性变化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 %K 海岸带 %K 迎风坡 %K 水分胁迫 %K 叶片解剖特征 %K 表型可塑性 %K 光合作用 %U http://www.whzwxyj.cn/CN/abstract/abstract22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