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牵牛复合体(旋花科)的分类学研究 %A 杨丽娟 %A 李法曾 %J 植物科学学报 %P 589-594 %D 2008 %X ?采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牵牛复合体[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裂叶牵牛P.hederacea(L.)Choisy和圆叶牵牛P.purpurea(L.)Voigt]的叶形、萼片、果实和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对其叶绿体DNAtrnL-F和核基因IT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牵牛、裂叶牵牛与圆叶牵牛的外部形态,在叶形、萼片的形状及毛被、果实形态上的差异明显;花粉形态的差别也较为明显;在trnL-F和ITS序列分别构建的系统树中,牵牛、裂叶牵牛和圆叶牵牛聚为一个分支,牵牛和裂叶牵牛聚为一个小分支,ITS序列系统树的支持率为70%,trnL-F序列分子树的支持率仅为63%。根据以上不同,本研究认为牵牛、裂叶牵牛和圆叶牵牛都应作为种级处理。 %K 外部形态 %K 花粉形态 %K trnL-F序列 %K ITS序列 %K 牵牛复合体 %K 旋花科 %U http://www.whzwxyj.cn/CN/abstract/abstract4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