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近10年新疆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及其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A 杨红飞 %A 刚成诚 %A 穆少杰 %A 章超斌 %A 周伟 %A 李建龙 %J 草业学报 %P 39-50 %D 2014 %R 10.11686/cyxb20140305 %X 基于2001-2010年遥感监测和气象数据,采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Approach)模型模拟分析新疆地区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草地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受区域水热条件的制约,草地植被大体上由北向南依次出现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草甸、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其NPP也逐渐由395gC/(m2·a)减少到接近0gC/(m2·a)。10年间,新疆草地NPP总量平均值为56.47TgC。新疆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草甸的平均NPP最高,为155.29gC/(m2·a);荒漠草地的平均NPP最低,为57.68gC/(m2·a);总体表现为草甸>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高山与亚高山草地>荒漠草地;新疆地区草地植被NPP整体水平较低,其中,高山与亚高山草甸、平原草地和草甸属于较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而荒漠草地和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则属于最低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新疆主要草地植被6-8月NPP占全年NPP的63.17%。不同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月际变化差异较大,均在7月达峰值。前7个月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甸,最慢的是高山与亚高山草地;后5个月平均下降速度最快的是草甸,最慢的是荒漠草地。除草甸呈增长趋势外,其他4种草地类型的平均NPP总体上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平均NPP下降速率最快。全区草地植被NPP总量在2007年达最高值,为60.21TgC/a,最低值出现在2006年,为53.41TgC/a。草甸是新疆5种草地类型中NPP总量唯一呈逐渐增长的草地类型,而其他4种草地类型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平原草地的NPP总量下降速率最快。近10年来,新疆全区草地植被总NPP的年际变化较大,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K 新疆草地 %K 净初级生产力 %K 时空动态格局 %K CASA模型 %U http://cyxb.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20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