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湖南崀山森林公园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研究 %A 杨贤均 %A 王业社 %A 段林东 %A 陈立军 %A 晏雪晴 %J 草业学报 %P 142-148 %D 2014 %R 10.11686/cyxb20140117 %X 以崀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的灌木阶段(A)、乔灌阶段(B)和乔木阶段(C)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3个阶段0~20cm,20~40cm土层土壤中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崀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大于20~40cm。0~20cm土层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磷以乔木阶段最高,微生物量磷在0~20cm、20~40cm均表现为C>A>B。微生物量氮以乔灌阶段最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土壤有机质、氮、磷的贡献率均表现为0~20cm高于20~40cm。就崀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A、B、C三个阶段的土壤酶活性而言,0~20cm土层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20~40cm(P<0.05),蔗糖酶高出20~40cm15.14%~35.69%。0~20cm土层的脲酶活性表现为C>B>A,且差异显著(P<0.05),蛋白酶活性以灌木阶段最高,分别是乔灌、乔木阶段的1.244,1.442倍和1.680,1.713倍;中性磷酸酶以乔灌阶段的活性最高,碱性磷酸酶则以灌木阶段的最高。3个不同恢复阶段0~20cm土层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 %K 植物群落 %K 不同恢复阶段 %K 微生物量 %K 土壤酶活性 %U http://cyxb.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21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