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水稻品种谷草双优收获期研究 %A 董臣飞 %A 丁成龙 %A 许能祥 %A 程云辉 %A 沈益新 %A 顾洪如 %J 草业学报 %P 65-72 %D 2014 %R 10.11686/cyxb20140109 %X 明确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宜收获期有助于在兼顾稻谷生产的基础上改善稻草饲用品质,提高稻草饲用率。本研究利用两优培九(杂交籼稻)、武育粳3号(迟熟中粳)、南粳44(早熟晚粳)和南粳46(中熟晚粳)等4个水稻品种,研究不同收获期(提前6d,提前3d,标准收获期,推后3d,推后6d)对稻谷产量、稻草产量及饲用品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和青贮发酵品质pH、乳酸(LA)和氨态氮(NH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4个品种的稻谷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两优培九提前6d收获、南粳44提前3d收获、武育粳3号推迟3d收获、南粳46推后6d收获时稻草中NSC含量最高;稻草中CP含量随着收获日期的推迟持续下降,其中两优培九的下降幅度最大;稻草产量、IVDMD和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规律和稻草中NSC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综合不同收获期稻草饲用品质的变化规律,在尽量减少对稻谷产量影响的前提下为获得较高的饲用品质,两优培九提前6d收获,武育粳3号和南粳44推后3d收获,南粳46推后6d收获较为适宜。 %K 水稻 %K 稻谷产量 %K 稻草 %K 饲用品质 %K 收获期 %U http://cyxb.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22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