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荒漠半灌木白滨藜种子的萌发特性及其生态意义 %A 蔡丹红 %A 严成 %A 魏岩 %J 草业学报 %P 131-138 %D 2015 %R 10.11686/cyxb2014463 %X 白滨藜是具有抗旱、抗盐碱和耐贫瘠能力的半灌木,为新疆地区的良等牧草。通过研究温度、贮藏时间、苞片及盐分对白滨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白滨藜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和25/35℃。室温干藏2~8个月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速率,干藏10个月后,种子萌发速率与萌发率显著降低。苞片延缓种子吸胀,对种子的最终萌发率有显著影响;去除苞片可以明显促进种子的萌发。浓度低于0.8mol/L的NaCl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但从0.8mol/L起萌发率随着浓度增高而降低,直至为零;将在0.05~4.00mol/L盐溶液中处理的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仍有一定的萌发恢复率,表明NaCl处理后的部分种子有保持活力的能力,部分种子丧失活力。对白滨藜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为揭示其萌发行为进化和生态适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新疆荒漠盐碱地区饲用半灌木引种改良,良种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K 白滨藜 %K 温周期 %K NaCl胁迫 %K 苞片 %K 种子萌发 %U http://cyxb.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36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