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毛茛科雄蕊结构的分类学价值 %A 程薪宇 %A 刘玫 %A 郭梦桥 %J 草业学报 %P 168-176 %D 2015 %R 10.11686/cyxb20150317 %X 本文采用形态观察及GMA半薄切片法深入研究了毛茛科18属,37种,及5变种的雄蕊形态结构。结果显示雄蕊表面无毛或被非腺毛及腺毛。花丝呈丝状、条状、棒状、长三角形或短柱状,其薄壁组织胞间隙不明显或发达。花药侧面观为∞形、椭圆形、近圆形或条形;幼嫩花药横切面形状变化较大,为V形、Λ形、椭圆形、方形、∞形或蝶形;花粉囊间薄壁细胞排列呈V形、Λ形或直线形。成熟花药的花粉囊间薄壁细胞消失。部分幼嫩时横切面∞形的花药,成熟时变为椭圆形,而蝶形和方形的花药则变为∞形。花药及花丝的特征在属及种内是稳定的,可作为毛茛科属及组的分类学证据。本文完善了毛茛科花形态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毛茛科系统学提供了新的形态学基础。 %K 毛茛科 %K 雄蕊 %K 解剖学 %K 结构 %K 分类学 %U http://cyxb.lzu.edu.cn/CN/abstract/abstract23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