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运用解惑 %A 贾秀彦 %A 郝佳宁 %J 财会月刊 %D 2014 %X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价值评估是CPA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这一项中很重要的部分,其中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必考点,也有一定的难度。而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运用中,计算现金流量和确定评估企业的稳定增长期是非常重要的。多数考生通常未能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1.稳定增长期现金流量的计算。计算现金流量是个较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变量,只要一步计算有误,结果必然出错,所以现金流量的计算一定要谨慎。大家在计算现金流量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下问题:企业第1年、第2年的销售增长率为7%,第3年进入稳定增长期,增长率为2%,并且税后经营净利、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营运资本对销售的百分比维持当前的状态一直不变。问第三年进入稳定状态,那第三年的现金流量是否等于第二年的现金流量×(1+稳定增长率)?2.稳定增长期的确定。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中,最常见的情况是两阶段增长模型,确定由哪一年进入后续稳定增长期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现金流量的折现期数。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企业第1年、第2年的销售增长率为7%,第3年的增长率为2%,第4年进入稳定增长期,那么稳定增长期是从第三年开始还是从第四年开始,从不同的年份开始对企业价值的计算是否有影响?二、问题验证解析1.稳定增长期现金流量的计算。设税后经营净利、净经营性长期资产、经营营运资本分别用A、B、C表示,实体现金流量用F表示,每一年的值用角标表示:A1=A0×(1+7%)A2=A1×(1+7%)A3=A2×(1+2%)A4=A3×(1+2%)B1=B0×(1+7%)B2=B1×(1+7%)B3=B2×(1+2%)B4=B3×(1+2%)C1=C0×(1+7%)C2=C1×(1+7%)C3=C2×(1+2%)C4=C3×(1+2%)F1=A0×(1+7%)-[B0×(1+7%)-B0]-[C0×(1+7%)-C0]=A0×(1+7%)-B0×7%-C0×7%F2=A0×(1+7%)2-[B0×(1+7%)2-B0×(1+7%)]-[C0×(1+7%)2-C0×(1+7%)]=A0×(1+7%)2-B0×(1+7%)×7%-C0×(1+7%)×7%F3=A0×(1+7%)2×(1+2%)-[B0×(1+7%)2×(1+2%)-B0×(1+7%)2]-[C0×(1+7%)2×(1+2%)-C0×(1+7%)2]=A0×(1+7%)2×(1+2%)-B0×(1+7%)2×2%-C0×(1+7%)2×2%F4=A0×(1+7%)2×(1+2%)2-[B0×(1+7%)2×(1+2%)2-B0×(1+7%)2×(1+2%)]-[C0×(1+7%)2×(1+2%)2-C0×(1+7%)2×(1+2%)]=A0×(1+7%)2×(1+2%)2-B0×(1+7%)2×2%×(1+2%)-C0×(1+7%)2×2%×(1+2%)由上式可知:F1×(1+7%)=F2F3≠F2×(1+2%)F4=F3×(1+2%)2.稳定增长期的确定。设实体现金流量为F,企业的实体价值为V,折现率为Rs,每一年的数值用角标表示:(1)将第3年之后作为后续增长期,则:V=F1×(P/F,Rs,1)+F2×(P/F,Rs,2)+F3×(P/F,Rs,2)/(Rs-g)(2)将第4年之后作为后续增长期,由前面的分析可知:F4=F3×(1+g),则:V=F1×(P/F,Rs,1)+F2×(P/F,Rs,2)+F3×(P/F,Rs,3)+F4×(P/F,Rs,3)/(Rs-g)=F1×(P/F,Rs,1)+F2×(P/F,Rs,2)+F3/(1+Rs)3+F3×(1+g)/(Rs-g)×(1+Rs)3=F1×(P/F,Rs,1)+F2×(P/F,Rs,2)+F3/(1+Rs)3[1+(1+g)/(Rs-g)]=F1×(P/F,Rs,1)+F2×(P/F,Rs,2)+F3/(1+Rs)2×(Rs-g)=F1×(P/F,Rs,1)+F2×(P/F,Rs,2)+F3×(P/F,Rs,2)/(Rs-g)与将三年作为后续期计算的实体价值相同,所以无论是将三年作为后续期还是将四年作为后续期,计算得出的实体价值V是一样的。○ %U http://www.ckyk.cn/periodical/previous_detail-JNJRDROOQ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