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国语”的发现与“国学”的重建 %A 贺昌盛 %A 贺昌盛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15-22 %D 2013 %X ?“国学”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形态,其基本构成要素与语言及民族国家具有重要关系。从本质上讲,“国学”所凸显的主要是其“民族特性”,而民族特性最为鲜明的显性标志则是语言。“国学”正是以“汉语”重新建构“汉民族文化”的“知识谱系”。章太炎时代的“国学”强调以“小学”(音韵训诂)来复活汉民族早期的原初语言,以作为重构汉民族文化的前提,因而背离了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现实需要。后续的胡适等人倡导以“国语”的“创制”作为“国学”研究的前提,“汉语”才由“原初汉语”开始了向“现代汉语”的过渡,也因此才真正确立了现代“国学”所应有的地位。“国学”之“知识系统”的重建必须从重新清理和确认真正的“现代汉语”着手,只有以“汉语”形态展开的民族思想学术方可视为“国学”。 %K 语言 %K 语言 %K 国学 %K 国学 %K 民族 %K 民族 %K 国语 %K 国语 %U http://wkxb.b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