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当“讽喻”遭遇“比兴”——一个西方诗学观念的中国之旅 %A 罗钢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 5-14 %D 2013 %X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学者们致力于寻找和发现某些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流通的概念和术语,其中,讽喻(allegory)便被认为具有这种普遍性和共通性,因此不仅适用于西方,同样也适用于中国。研究王国维的翻译和批评实践可知,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每一个诗学观念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的诗学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它的意义是在与其他诗学观念的关系中、乃至在与整个文化传统的关系中产生的。拖曳着自身的历史负累,“讽喻”很难进入中国诗学,在认识与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意义与价值时,中国固有的诗学话语,如比兴,无疑是一个更为恰当的选择。 %K 讽喻 %K 讽喻 %K 比兴 %K 比兴 %K 王国维 %K 王国维 %K 跨文化研究 %K 跨文化研究 %U http://wkxb.bnu.edu.cn/CN/abstract/abstract1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