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葡萄应答霜霉病过程中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与过氧化氢的作用机制 %A 高超 %A 侯丽霞 %A 郭秀萍 %A 赵方贵 %A 刘新 %J 植物保护学报 %P 443-448 %D 2011 %X 以对霜霉病不同抗性的葡萄品种左优红和霞多丽为材料,利用分子生物学和植物生理学试验手段,结合药理学试验,探讨葡萄在应答霜霉病过程中葡萄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VvIPK2)和H2O2的作用机制。接种霜霉病菌后15h葡萄叶片VvIPK2表达量是正常水平的12倍,接种后3hH2O2含量达最大值,同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几丁质酶活性升高;多磷酸肌醇激酶(IPK2)抑制剂、外源H2O2及H2O2清除剂均能改变霜霉病菌所引起的抗性葡萄品种左优红叶片PAL和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同时可以影响不同抗性品种叶片的感病情况;IPK2抑制剂对葡萄霜霉病菌引起的H2O2水平变化没有影响;清除H2O2可减弱葡萄霜霉病菌对VvIPK2表达量的诱导效应。研究表明H2O2位于IPK2的上游,通过调控PAL和几丁质酶活性参与葡萄应答霜霉病过程。 %K 葡萄 %K 霜霉病 %K 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 %K 过氧化氢 %U http://www.zwbhxb.com.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51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