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部分地区稻曲病菌培养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A 王舒婷 %A 林廷邦 %A 甘林 %A 石妞妞 %A 杨秀娟 %A 陈福如 %J 植物保护学报 %P 217-223 %D 2012 %X 采用生物学方法和RAPD-PCR技术,对来自11个省(市)84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分生孢子数量、孢子萌发率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明确中国部分地区稻曲病菌株的培养特性和遗传多样性。依据菌丝生长速率,菌株可被划分为快和慢2种类型,分别占58.33%和41.67%。依据产孢力和分生孢子萌发力,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和弱3种类型。采用12条RAPD引物共扩增出323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8.14%,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1.00。在遗传距离0.725水平上,所有菌株被划分成7个遗传聚类组,聚类组R4和R5为优势聚类组,并存在一些亚组。不同地区之间和同一地区内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内陆地区的菌株群体变异程度明显高于沿海地区。从采用相同接种体接种的水稻品种上分离的稻曲病菌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 %K 水稻稻曲病 %K 稻曲病菌 %K 培养特性 %K 遗传多样性 %K RAPD %U http://www.zwbhxb.com.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03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