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河北省棉花枯萎菌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 %A 高慧 %A 王晓光 %A 郭庆港 %A 李社增 %A 鹿秀云 %A 马平 %J 植物保护学报 %P 311-319 %D 2014 %X 为明确河北省棉花枯萎菌(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FOV)变异及致病力分化情况,利用AFLP技术对采自河北省的75株FOV和3号、7号、8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比较了不同AFLP类群菌株对棉花品种冀棉11号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78株FOV可划分为4个AFLP类群(AFLPgroups,AGs),AGsⅠ为3号生理小种,AGsⅡ为8号生理小种,AGsⅢ包括7号生理小种和67株田间采集菌株,AGsⅣ包括8个田间采集菌株,该类群菌株与3号、7号、8号生理小种遗传差异较大。致病力初步测定表明,3号、7号、8号生理小种的标准菌株属中等致病力水平,而田间采集的75株枯萎菌菌株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强致病力菌株占66.67%,中等致病力菌株占21.33%,弱致病力菌株占12%。表明河北省FOV群体遗传结构复杂,有遗传差异较大的新菌株出现,而且同一生理小种菌株之间存在显著的致病力分化。 %K 棉花枯萎菌 %K 生理小种 %K 遗传多样性 %K 致病型 %K AFLP %U http://www.zwbhxb.com.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309&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