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系统的体内外评价 %A 杨丽娟 %A 刘起华 %A 黄果 %A 张瑞 %A 张玉杰 %J 中国中药杂志 %D 2010 %X 目的:对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化释药系统质量及大鼠在体肠吸收进行评价。方法:考察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液的外观、自微乳化后微乳粒径分布、外观、形态、类型、自乳化时间、药物含量及自微乳、微乳化后的稳定性;以黄连总碱为指标,运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模型,分析比较交泰丸有效部位制备自微乳前后对大鼠在体肠吸收的改善。结果: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化后微乳平均粒径为34.12nm,可在3min内基本乳化完全;自微乳液在室温下放置3个月较稳定;自微乳化后的微乳液在37℃下0.1mol·L-1HCl溶液中放置8h,交泰丸有效部位自微乳液与有效部位溶液剂比较,黄连总碱在体肠灌流液中的相对剩余百分含量(T)和表观吸收速率常数(Ka)值均获得明显提高(P<0.01),前者的Ka是后者的152.6%。结论:自微乳化给药系统能显著改善交泰丸有效部位中黄连总碱大鼠小肠吸收,增加肉桂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适合难溶性和难吸收药物的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是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中药制剂新剂型。 %K 交泰丸 %K 有效部位 %K 黄连总碱 %K 自微乳系统 %K 体内外评价 %K 肠吸收 %U http://www.cjcmm.com.cn/cjcm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100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