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药用植物白术栽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A 刘逸慧 %A 陈斌龙 %A 周晓龙 %A 李攀 %A 邱英雄 %A 傅承新 %J 中国中药杂志 %D 2008 %X 目的:研究药材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国内主要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对白术种质遗传分化进行分析,为白术品种选育提供建议。方法: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浙江磐安3个和浙江、贵州、福建、湖北的4个白术栽培群体以及来自安徽的1个苍术栽培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用12个ISSR引物对白术86个个体和5个苍术个体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63条清晰的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总多态性位点(PPL)为87.30%。7个白术栽培群体的多态位点(PPL)在58.73%~71.43%,平均为64.85%。其中,磐安县栽培群体光明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变异(PPL=71.43%;HE=0.2835,HO=0.4267)。根据POPGEN软件计算得到的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的各栽培群体有较近的遗传关系,与其他群体已存在遗传分化。AMOVA分析表明,白术种质遗传分化主要存在于栽培群体内个体间(90.52%)。结论:我国栽培白术的种质遗传多样性较高,有利于培育高品质的药材。 %K 白术 %K 栽培群体 %K 遗传多样性 %K ISSR %U http://www.cjcmm.com.cn/cjcm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23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