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花蒿品种(品系)群体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的SCoT分析 %A 陈大霞 %A 崔广林 %A 张雪 %A 李隆云 %J 中国中药杂志 %D 2014 %X 利用SCoT分子标记分析国内外8个黄花蒿品种(品系)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运用POPGENE软件计算相关遗传参数,UPGMA方法聚类生成树状图。结果表明:20条引物共检测到145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2个;物种水平上,PPB=84.1%,H=0.2173和Hsp=0.3419,表明8个黄花蒿品种(品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在群体水平上,各遗传参数的平均值为PPB=41.9%,H=0.1215,Hpop=0.1868,表明遗传多样性较低;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计算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4410)说明大部分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品系)内;品种(品系)间存在基因流障碍(Nm=0.6339);品种(品系)间的Nei’s遗传一致度(I)为0.7551~0.9857;8个品种(品系)聚为2个大类,具有相同或相似遗传背景的品种(品系)具有聚为一类的倾向。研究结果显示,在黄花蒿品种选育中应加强育成品种的交流、增加优异基因的相互渗透,从而拓宽黄花蒿的遗传基础。 %K 黄花蒿 %K 遗传多样性 %K 遗传结构 %K SCoT %U http://www.cjcmm.com.cn/cjcm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17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