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山东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A 赵志刚 %A 郜舒蕊 %A 侯俊玲 %A 王文全 %A 许振光 %A 宋嬿 %A 张现明 %A 李军 %J 中国中药杂志 %D 2014 %X 该文采用晒干、阴干、不同温度烘干及“发汗”处理加工丹参药材,并对切段样品和整体样品进行了晒干和阴干处理,通过测定药材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考察不同加工干燥方法及不同形式药材干燥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晒干样品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及迷迭香酸损失明显,但整体药材优于切段;烘干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影响较大,高温(80~100℃)易造成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大量损失;丹参经“发汗”后,迷迭香酸含量降低,丹酚酸B无明显变化,而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显著升高;阴干及低温烘干(40~60℃)最有利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保留,且阴干处理的切段样品与整体样品各成分含量无显著差异。因此,从各活性成分含量、节约生产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丹参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阴干或低温(40~60℃)烘干为宜。 %K 丹参 %K 迷迭香酸 %K 丹酚酸B %K 隐丹参酮 %K 丹参酮ⅡA %K 产地加工 %K 干燥方法 %U http://www.cjcmm.com.cn/cjcmm/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080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