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两种生态型蕨类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A 张强 %A 陈军文 %A 陈亚军 %A 曹坤芳 %A 李保贵 %J 植物学报 %P 673-679 %D 2008 %X ?通过比较分布于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林下生境中的附生鸟巢蕨(Neottopterisnidus)和地生网脉铁角蕨(Aspleniumfinlaysonianum)的光合特征和光合诱导特性,来研究不同生态型蕨类植物的光斑利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2种蕨类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没有显著差异,但网脉铁角蕨的最大气孔导度远远高于鸟巢蕨,表明后者具有更强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暗处理3小时接着光照(光强为20mmol.m-2.s-1)30分钟后,网脉铁角蕨的初始气孔导度显著高于鸟巢蕨。连续照射饱和强光后,网脉铁角蕨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50%(T50%)和90%的时间(T90%)比鸟巢蕨短:网脉铁角蕨和鸟巢蕨的T50%分别为0.57和5.31分钟,T90%分别为5.85和26.33分钟。诱导过程中,气孔导度对强光的响应明显滞后于净光合速率。鸟巢蕨达到最大气孔导度的时间明显比网脉铁角蕨慢,但在光合诱导消失过程中2种蕨类植物的光合诱导维持能力却没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与大多数地生林下植物(如网脉铁角蕨)相比,附生鸟巢蕨的水分保护比碳获得更重要,但却限制了附生蕨对光斑的利用。 %K 附生蕨 %K 诱导状态 %K 光斑 %K 气孔导度 %K 地生蕨 %U http://www.chinbullbotany.com/CN/abstract/abstract92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