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A 杨德卫 %A 张亚东 %A 朱镇 %A 赵凌 %A 林静 %A 陈涛 %A 朱文银 %A 王才林* %J 植物学报 %P 189-197 %D 2010 %R 10.3969/j.issn.1674-3466.2010.02.007 %X ?抽穗期是水稻(Oryzasativa)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理想产量的前提。鉴定和定位水稻抽穗期基因/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对改良水稻抽穗期至关重要。以籼稻品种9311(Oryzasativassp.indica‘Yangdao6’)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Oryzasativassp.japonica‘Nipponbare’)为供体构建的94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以P≤0.01为阈值,对置换片段上的抽穗期QTL进行了鉴定。采用代换作图法共定位了4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第4、第5和第8染色体;QTL的加性效应值变化范围为–6.4––2.7,加性效应百分率变化范围为–6.4%––2.7%;qHD-3和qHD-8加性效应值较大,表现主效基因特征。为了进一步定位qHD-3和qHD-8,在目标区域加密16对SSR引物,qHD-3和qHD-8分别被界定在第3染色体RM3166–RM16206之间及第8染色体RM4085-RM8271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3.9cM和6.4cM。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抽穗期奠定了基础。 %K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K 抽穗期 %U http://www.chinbullbotany.com/CN/abstract/abstract11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