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海水胁迫对苦荬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A 李洪燕 %A 郑青松 %A 刘兆普* %A 李青 %J 植物学报 %P 73-78 %D 2010 %R 10.3969/j.issn.1674-3466.2010.01.010 %X ?抗盐耐海水植物的种植是有效利用和开发滩涂资源的措施之一。采用温室砂培方式,研究了不同稀释配比的海水处理8天对苦荬菜(Lactucaindica)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离子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荬菜幼苗地上部受海水胁迫较为显著,而根在海水浓度小于30%时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根冠比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在10%和20%海水浓度处理下,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海水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在10%海水浓度处理下,苦荬菜地上部分及根部的K+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海水浓度高于10%时,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地上部和根部的K+含量均逐渐降低;海水处理下,苦荬菜体内Na+和Cl–含量逐渐增加;地上部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海水胁迫下,苦荬菜幼苗维持一定的K+选择性吸收是其一定程度上盐适应的重要原因。同时,积累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是苦荬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可作为其抗盐性的生理参数。 %K 离子吸收 %K 离子运输 %U http://www.chinbullbotany.com/CN/abstract/abstract111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