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东北地区蒲公英属瘦果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A 吴杰 %A 赵鑫 %A 宁伟 %J 植物学报 %P 437-446 %D 2011 %R 10.3724/SP.J.1259.2011.00437 %X ?通过对东北地区10种蒲公英瘦果形态及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比较,为蒲公英属(TaraxacumF.H.Wigg.)分类研究提供瘦果形态学证据。利用体式数码光学解剖镜和电子探针显微镜,对蒲公英瘦果进行观察比较,并根据瘦果大小、形状、喙基比例、颜色及微形态表面纹饰特征进行聚类检索。结果表明,(1)瘦果微形态特征为全身具刺,具白色斑点,刺状突起成行且规则排列,但刺大小及密度存在显著差异;(2)检索结果表明,以蒲公英瘦果形态及微形态特征进行检索的结果与《中国植物志》中的分类结果一致。该实验通过对东北地区10种蒲公英瘦果形态及微形态特征进行描述,确定了蒲公英瘦果形态特征差异可作为分类学表征证据,并将喙基长度(B)与瘦果长度(A)(不包括喙基长)之比命名为喙基比(B/A),该比值可增补为分类要点。研究结果支持《中国植物志》中对蒲公英属的分类结果。 %K 瘦果 %K 喙基比(B/A) %K 微形态 %K 蒲公英属 %K 分类学 %U http://www.chinbullbotany.com/CN/abstract/abstract112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