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洋葱大葱种间杂种鉴定方法建立与应用 %A 田保华 %A 梁毅 %A 陈丽 %A 王永勤 %A 裴雁曦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D 2011 %X 以洋葱、大葱及其杂种F1为材料,利用PCR-RFLP技术对其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和细胞质线粒体DNA的srRNA基因V7进行分析,试图建立洋葱大葱种间杂种的鉴定方法。结果显示:大葱ITS序列没有DdeⅠ酶切位点;而洋葱被DdeⅠ酶切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片段;F1杂种具有两亲本的ITS序列酶切模式。细胞质线粒体srRNA基因的V7区域的扩增表明F1杂种和亲本有大小一致的单一片段,经RsaI酶切后,大葱有约0.3kb条带,比洋葱的稍小,两亲本都含有另外一条小条带(约0.1kb)。对25份杂种材料进行鉴定,22份的母本为大葱,3份为假杂种。本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建立了洋葱大葱种间杂种的鉴定方法,快速、准确的辨别杂种一代的真假性。 %K 洋葱 %K 大葱 %K 种间杂种 %K nrDNAITS序列 %K mtDNA %U http://www.zwyczy.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08270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