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锥栗自然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A 龚榜初 %A 刘国彬 %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D 2013 %X 采用20条ISSR分子标记对栗属中国特有种-锥栗(Castaneahenryi)的16个自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关系分析。在449份试材上共扩增得到37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7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达99.74%,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2950,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522;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为46.09%,且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有较大差异,16个自然居群中以湘西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L=53.30%,He=0.1861,I=0.2781),其次为靖州、庆元、昭通及都江堰居群,南平居群最低(PPL=36.94%,He=0.1202,I=0.1817)。Nei`s遗传多样性(Gst)和AMOVA分析表明,居群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Gst=0.4466),锥栗自然居群内的遗传变异稍占优势(52.51%)。UPGMA聚类分析将16个锥栗居群分为2大类5亚类。湘西地区可能是锥栗的次生分布中心和现代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是锥栗研究的资源中心,也是最有价值的基因库,需要重点保护。 %K 锥栗 %K 自然居群 %K 遗传多样性 %K 遗传关系 %K ISSR %U http://www.zwyczy.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21011001&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