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A 黄 %A 方 %A 刘湘南 %A 王 %A 平 %J 资源科学 %P 140-146 %D 2005 %X 基于TM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分析了1986年~2000年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5年来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变化显著,湿地面积趋于萎缩和破碎化,以-0849%的年变化率递减,面积共减少了543×104hm2。湿地斑块数量和斑块规模趋于缩小,最大面积和平均面积分别减少了450×104hm2和29hm2,沼泽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沼泽湿地景观主要与旱地、草地、湖泊、河滩地和盐碱地景观类型之间转化,各时段特征有一定差异。沼泽湿地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旱地和草地,面积分别达到456×104hm2和635×104hm2。湖泊对沼泽面积增加贡献最大,约有357×104hm2的湖泊转化为沼泽,占沼泽增加总面积的46%。沼泽湿地的排水围垦和过度放牧等,引起了湿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旱涝灾害频率加大,生物多样性损失,生态功能下降等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加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嫩江中下游沼泽景观现状,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生态环境 %K 湿地 %K 景观变化 %K 生态环境效应 %K 嫩江中下游 %U http://www.resci.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050424&journal_id=re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