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的突变特征及驱动机制 %A 孙燕1 %A 2 %A 林振山1 %A 2 %A 刘会玉1 %A 2 %J 资源科学 %P 57-61 %D 2006 %X 本文利用子波诊断技术对1949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波动的突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耕地面积波动存在5年、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并以13年和27年左右的特征时间尺度为主;②比较3种尺度下的突变点发现:1953年、1967年、1977年、1985年和1994年为共同的突变点,说明这5年突变强烈,反映了波动的重要特征;③对主要突变点驱动的分析发现,我国耕地面积的波动绝大多数是由于政策因素驱动所致。另外,影响我国耕地波动的因素还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其中,灾害损毁和土地退化是造成耕地下降的主要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是人口和GDP。提取并比较在27年的特征时间尺度下的耕地面积、人口和GDP小波变换系数发现,人口和GDP对耕地面积的影响是负向的,它们的增加均会导致耕地面积的下降。 %K 耕地 %K 小波 %K 突变 %K 驱动机制 %U http://www.resci.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060509&journal_id=re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