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藏高原日光温室菜地土壤碳、氮矿化特征研究 %A 马丽娜 %A 王喜明 %A 代万安 %A 潘剑玲 %A 陈晓鹏 %A 尚占环 %A 郭瑞英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1340-1349 %D 2013 %X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以西藏拉萨地区选取的草地、农田为对照,测定并比较日光温室土壤碳、氮矿化特征,揭示草地和粮田转变为日光温室菜地后土壤矿化演变过程,为西藏高原设施菜地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草地、农田、1年温室、5年温室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均在培养前期(0~7d)日均矿化量最快,且草地土壤显著高于农田和5年温室土壤(P<0.05),温室土壤间无差异(P>0.05);在培养28d后,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释放的CO2-C累积量高于草地,草地高于1年温室和5年温室,但不同类型土壤碳矿化释放的CO2-C累积量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论是草地、农田还是温室,4种土壤氮矿化都主要发生在培养的前期(0~3d),之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氮素转化以氮素的固定为主;至培养结束时,草地、农田、1年温室、5年温室土壤无机氮含量分别为培养0d的29.04%、75.94%、66.86%、65.70%,说明草地土壤氮素矿化能力较农田和温室强,而温室土壤氮素矿化能力随着温室利用年限的延长而不显著升高,农田氮矿化能力最弱。方差分析表明,土壤氮矿化能力因土壤类型而异但矿化过程不因土壤类型而存在差异。 %K 高寒地区草地农田温室蔬菜地碳氮矿化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110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