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灌溉方式与施肥水平对超级稻光合生理的影响 %A 刘宇锋 %A 李伏生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416-425 %D 2013 %X 为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节水灌溉方式对超级稻光合生理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施肥水平(不施肥、低肥和高肥)和3种灌溉方式[常规灌溉(FIR)、控制灌溉(CIR)和间歇灌溉(IIR)]对"中浙优1号"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光合光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光合速率与光合色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与FIR处理相比,CIR和IIR处理提高了3个生育期"中浙优1号"的Pn,而Ci提高不明显;分别使拔节期、抽穗期"中浙优1号"的光饱和点增加9.2%~36.8%和3个生育期表观量子效率增加6.7%~31.5%,但使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光补偿点降低3.2%~12.8%。与FIR相比,CIR分别增加拔节期、抽穗期和乳熟期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19.1%~76.3%、44.5%~98.5%、31.5%~117.4%和45.4%~145.0%;IIR处理分别提高3个生育期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4.2%~45.8%和31.5%~117.4%。不同灌溉方式下,施肥处理"中浙优1号"光合生理指标和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不施肥处理,高肥处理又高于低肥处理。通过"中浙优1号"光合速率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相关分析发现,其Pn与同期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受到生育时期的影响。因此,CIR和IIR处理能提高"中浙优1号"的光合能力,提高其对强光的光合能力和弱光条件下的适应性,提高了光饱和点,进而增加光能利用率,并提高了功能叶光合色素含量,有效改善其叶片光响应特征。同时,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增施肥料均能明显提高"中浙优1号"的光合机能。 %K 灌溉方式施肥水平光合光响应光合色素超级稻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340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