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A 陈小丽 %A 陈亚宁 %A 陈亚鹏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972-979 %D 2014 %X 本文分析了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辨明不同植物种的水分利用关系。根据植物水分来源的空间差异,探讨植物种间关系,为荒漠河岸林生态建设中的物种选择和搭配提供依据,避免物种间因水分利用而过激竞争。结合对黑河下游植物胡杨、柽柳、苦豆子、黑刺、花花柴、骆驼蓬的木质部水及其潜在水源--土壤水和地下水的稳定氧同位素组成(δD、δ18O)测定分析,应用"同位素质量守恒多元"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潜在水源对植物的贡献。结果表明:①不同种类植物木质部δD、δ18O值不同,表明不同种类植物的吸水深度不同,胡杨(幼苗)主要利用0~20cm的土壤水,柽柳主要吸收200~300cm的深层土壤水,黑刺主要利用0~20cm的土壤水,花花柴的主要吸水层位为50~100cm,骆驼蓬的主要吸水层位为0~20cm,而苦豆子主要利用0~5cm的土壤水。②不同潜在水源对植物的贡献率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草本植物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灌木因植物种类不同,水分来源有差异,而乔木胡杨(幼苗)主要利用浅层土壤水;③根据试验结果,黑河下游胡杨(幼苗)与黑刺、骆驼蓬之间水分利用存在竞争关系,胡杨(幼苗)、柽柳与其他物种之间水分利用可能存在协助关系。④蒸发是导致黑河下游土壤水分中氢、氧稳定性同位素富集的主要原因;但随深度加大,土壤水受地下水的影响加大,稳定同位素值也相应发生改变。 %K 荒漠河岸林植物稳定性同位素木质部水潜在水源吸水深度黑河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4814&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