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滩地杨树人工林抑螺效果与碳汇效应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701-706 %D 2008 %X 为探讨滩地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对抑制钉螺滋生的效果,在洞庭湖区有螺滩地采用南方型黑杨营造杨树人工林,对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以及林分生长状况等的调查观测结果表明:人工造林后活螺框出现率、活螺密度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随林龄增加,其下降幅度增大.在外滩造林不经冬季间种的粗放经营条件下,若以造林第2年春季的螺情为分析基准,12年生滩地杨树林内的活螺密度下降85.2%~100%,活螺框出现率下降80.3%~100%;而同一洲滩,植被为苔草-芦苇的非杨树人工林滩地的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在11年内分别增加108.2%和120.1%,且杨树人工林内均未发现感染性钉螺.滩地杨树人工林具有很大的碳汇功能(19.42t·hm-2),对科学评价滩地综合治理的效果及林分价值有重要意义. %K 杨树人工林 %K 血吸虫病 %K 活螺密度 %K 抑螺效果 %K 碳汇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803147&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