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早籼稻品种遗传改良进程中群体质量的演变特征 %A 袁 江 %A 王丹英 %A 徐春梅 %A 章秀福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1228-1232 %D 2010 %X 以1934~2006年育成,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16个代表性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参照生产实践及品种演变阶段,按育成时间将供试品种划分为高秆品种、矮秆品种、矮抗品种、优超品种4种类型,采用常规栽培方法研究其群体质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早籼稻品种改良进程中,花后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加,齐穗期总颖花量增加,高效叶面积率与颖花根流量略有下降,有效叶面积率与成穗率变化不大,单茎茎鞘重呈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趋势。早籼稻群体进一步改良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根系水分与矿物质的吸收及根系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提高高效叶面积率,增加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和总颖花量,进而提高粒叶比,达到源库协调。 %K 早籼稻品种改良群体质量演变特征总颖花量粒叶比源库协调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061228&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