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我国小麦农家品种和近缘种对白粉病的苗期抗性 %A 许红星 %A 许云峰 %A 耿立格 %A 安调过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1210-1214 %D 2011 %X 由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引起的白粉病是最重要的小麦叶部病害之一。抗性资源和抗性基因的发掘对控制该病害起了重要作用。小种专化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较高,成为当前小麦生产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白粉病抗性基因。然而,这类抗性基因的广泛使用会导致菌系结构的改变,并产生新的毒性小种。因此,从大量小麦种质资源中鉴定新的、有效的白粉病抗性基因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为鉴定有效的白粉病抗源,通过苗期接种国内流行白粉菌生理小种E09,来评价258份国内小麦农家品种和42份小麦近缘种的抗性。结果表明,有5份农家品种和20份小麦近缘种对E09表现免疫、近免疫或高抗。这25份抗源被用来进一步接种另外5个不同的国内生理小种E03、E05、E18、E20和E23,以推知它们所携带的未知抗性基因。通过与28个已知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抗谱进行比较发现,这25份小麦种质的抗性基因不同于Pm1a、Pm2、Pm3a、Pm3b、Pm3c、Pm3d、Pm3e、Pm3f、Pm4a、Pm4b、Pm4c、Pm5a、Pm6、Pm7、Pm8、Pm9、Pm17、Pm19、Pm24、Pm28和Pm33等21个已知抗性基因,但与Pm1c、Pm1e、Pm12、Pm13、Pm16、Pm20和Pm21等7个已知抗性基因仍需要进一步的区分。鉴于这25份抗源与上述7个已知抗性基因载体的来源不尽相同,因此,这些抗源很可能携带有未知的抗白粉病新基因,但还需用更多的白粉菌生理小种来鉴定。本研究旨在从小麦农家品种及其近缘种中发掘新的有效抗源,从而为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掘和有效利用奠定基础。 %K 白粉病 %K 小麦 %K 农家品种 %K 近缘种 %K 生理小种 %K 抗性基因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535&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