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亏缺灌溉对冬小麦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及应用 %A 孙宏勇 %A 张喜英 %A 陈素英 %A 邵立威 %A 王艳哲 %A 刘克桐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P 1086-1090 %D 2011 %X 华北平原是资源性缺水的地区,同时又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是该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亏缺灌溉是一种新的灌溉制度,是在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本文阐述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多年以来在亏缺灌溉对冬小麦根系、冠层结构、干物质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指标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亏缺灌溉可以明显影响冬小麦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并通过水分调节叶片的气孔,进而影响光合产物,优化冬小麦的干物质生长和分配,最终实现最高的经济产量。多年不同供水条件下田间连续试验和控制性盆栽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拔节期是冬小麦对水分比较敏感的时期,不宜进行亏缺灌溉,其他时期可以进行适度的亏缺灌溉。同时,根据研究结果优化了冬小麦季的灌溉制度,提出在干旱年灌溉3水、平水年灌溉2水和丰水年灌溉1水的灌溉制度,次灌溉水量在60~70mm之间。 %K 亏缺灌溉 %K 冬小麦 %K 生理生态指标 %K 根系体积 %K 根系剖面分布 %K 干物质 %K 产量 %K 水分利用效率 %U http://www.ecoagri.ac.cn/zgstny/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110516&fla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