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冀北山地绣线菊灌丛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A 刘乐乐 %A 许晴 %A 许中旗 %A 李强 %A 张兴锐 %J 自然资源学报 %P 324-331 %D 2014 %R 10.11849/zrzyxb.2014.02.014 %X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退化植被——绣线菊(Spiraeapubescens)灌丛的生态恢复潜力,采用种子萌发法对其可萌发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并与其他群落类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绣线菊灌丛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为4013.33粒/m2,低于华北落叶松(Larixgmelinii)人工林(4646.67粒/m2),但高于榛子(Corylusheterophylla)灌丛(1713.33粒/m2)和天然次生白桦(Betulaplatyphylla)林(746.67粒/m2);绣线菊灌丛土壤种子库以草本植物为主,没有发现乔木和灌木种子。各群落类型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有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以及坡位的上升而下降的趋势。绣线菊灌丛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与其他3种群落类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低于其他三种群落之间的相似程度。由此得出结论,绣线菊灌丛具有数量庞大的草本植物种子库,群落草本层恢复潜力巨大,但木本植物,尤其是乔木较少,这是限制绣线菊灌丛向森林群落演替的主要限制因素,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引入乔木树种,加速群落的演替,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 %K 森林生态 %K 土壤种子库 %K 种子密度 %K 退化植被 %K 绣线菊灌丛 %U http://www.jnr.ac.cn/CN/abstract/abstract28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