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西北干旱区旱地玉米叶面积指数与气象因子及生物量的关系 %A 姚小英 %A 李晓薇 %A 王禹锡 %A 王宁珍 %J 自然资源学报 %P 1881-1889 %D 2012 %R 10.11849/zrzyxb.2012.11.007 %X ?利用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94-2008年玉米试验观测资料,对玉米的LAI变化规律,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对LAI的影响,LAI对5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生物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叶期-乳熟期LAI随着出苗后的天数呈S曲线变化。缓慢增长期出现在8~28d;快速增长期出现在28~74d;缓慢下降期出现在74~103d。叶片含水率以0.9%/10d的速度线性下降。各试验年份间,降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31%~92%;其次为≥10℃有效积温;光合有效辐射比较稳定。从播种到乳熟期,各年份的气象要素值趋于平均值。LAI与≥10℃有效积温及光合有效辐射呈幂函数变化,有效积温500℃及光合有效辐射值250MJ/m2是LAI累积速度变化的转折点。≥10℃有效积温500~1000℃及光合有效辐射800~1000MJ/m2是LAI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LAI的增大,50cm土层贮水量呈线性减少。LAI对生物量的影响可用幂函数描述,最利于生物量累积的LAI值为3.5,较为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七叶期-拔节期阶段LAI与产量因子的相关性较差,抽雄期-乳熟期阶段LAI与产量因子的相关性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抽雄期LAI的增大对提高玉米的经济产量有利。 %K 旱作玉米 %K LAI %K 光合有效辐射 %K 积温 %K 生物量 %U http://www.jnr.ac.cn/CN/abstract/abstract25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