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A 蔡太义 %A 黄会娟 %A 黄耀威 %A 路文涛 %A 贾志宽 %A 杨宝平 %J 自然资源学报 %P 964-974 %D 2012 %R 10.11849/zrzyxb.2012.06.008 %X ?为探明渭北旱塬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春玉米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于2007—2010年在陕西合阳县旱农试验站进行定位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CK),设置了3个水平秸秆覆盖量处理:4500kg/hm2(S1)、9000kg/hm2(S2)和13500kg/hm2(S3)。结果表明,0~20cm土层,与CK相比,S1、S2和S3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08%、14.12%和28.03%(P<0.05);活性有机碳(LOC)分别显著提高19.20%、44.02%和23.50%(P<0.05);碳库管理指数(CMI)分别显著提高20.94%、46.86%和50.21%(P<0.05)。春玉米产量分别与LOC和CMI显著相关(P<0.05),而与TOC则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LOC和CMI较TOC更能灵敏、客观地反映渭北旱塬不同量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且秸秆覆盖量以9000kg/hm2为宜。 %K 土壤 %K 秸秆覆盖还田 %K 覆盖量 %K 活性有机碳 %K 碳库管理指数 %K 春玉米 %K 渭北旱塬 %U http://www.jnr.ac.cn/CN/abstract/abstract24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