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不同玉米基因型的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的差异及其回归模型研究 %A 陈俊意 %A 蔡一林 %A 徐德林 %A 吕学高 %A 陈天青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1068-1073 %D 2007 %R 10.11674/zwyf.2007.0613 %X 以32个不同玉米基因型为材料,在低磷和高磷两个供磷水平下,分析不同玉米基因型生物学性状和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根据相对生物学性状与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与磷效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它们的最优回归方程,同时进行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相对株高、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地下部干重和相对叶龄基因型间变异范围分别为0.3090~0.9780、0.3140~0.947、0.3671~1.400和0.4550~0.790;磷效率、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基因型间变异范围分别为0.1960~0.935、0.8794~4.235和0.6211~1.764。相对地下部干重对磷效率的回归系数显著,建立磷效率与相对地下部干重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087+0.702X3,(P<0.05;R2=0.6549);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对磷效率的偏回归系数均显著,建立磷效率与磷吸收效率和磷利用效率二者的最优回归模型为:Y=-0.379+0.274.X1+0.301.X2,(P<0.05;R2=0.7390)。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结果表明,待选材料中,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都优良的只有178和082两个基因型,其他大部分基因型的磷效率和相对生物性状都是中低类型。 %K 玉米基因型 %K 生物学性状 %K 磷效率 %K 最优回归模型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16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