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甜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 %A 陆大雷 %A 刘小兵 %A 赵久然 %A 刘 萍 %A 王凤格 %A 陆卫平* %A 张凯迪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258-263 %D 2008 %R 10.11674/zwyf.2008.0209 %X 以近年来育成的22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同一供氮水平下对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产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氮素积累量变幅为126.6~243.8kg/hm2,鲜果穗和鲜子粒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幅分别为43.5~62.0kg/kg和28.4~46.0kg/kg。聚类分析结果看出,鲜果穗、鲜子粒均表现为高产、氮素积累量大、氮素利用效率高的品种是金凤5号、穗美9701和金师王,其氮素积累量均值为214.4kg/hm2,鲜果穗和鲜子粒的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50.8kg/kg和38.2kg/kg。通径分析表明,氮素积累量对不同品种产量的作用大于氮素利用效率对产量的作用,说明鲜食甜玉米品种的高产关键在于改良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K 甜玉米 %K 氮素吸收 %K 氮素利用效率 %K 基因型差异 %K 甜玉米 %K 氮素吸收 %K 氮素利用效率 %K 基因型差异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