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夏季休闲与种植对华北潮土剖面残留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A 张丽娟 %A 巨晓棠 %A 吉艳芝 %A 张福锁 %A 彭正萍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312-320 %D 2010 %R 10.11674/zwyf.2010.0208 %X 本研究以高丹草(Pacesetter)结合单作春玉米(ZeamaysL.)及休闲,探讨华北潮土区夏季多雨时期,牧草、作物及休闲三种土地管理方式土壤剖面0—200cmNO-3-N的分布及运移。研究表明,整个生长季节三种土地管理方式土壤NO-3-N逐渐向下层移动,高丹草、玉米地均表现为NO-3-N的逐渐耗竭,休闲地则为波浪式上升;种植结束时休闲地在0—200cm土壤层次硝态氮较种植前增加,高丹草、玉米地则表现为较种植前降低,NO-3-N在剖面60—80cm深度出现积累。与休闲相比,植物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的吸收显著减少了硝态氮向深层的淋溶,而休闲却增加了硝态氮向深层淋溶的风险。根长密度及根干重均随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在0—30cm土层高丹草明显大于玉米,0—60cm区域植物根长密度与相应层次土壤NO-3-N消减量呈现显著正相关。高丹草对土壤上层氮素的吸收消耗大于玉米,其对截获残留硝态氮,阻止硝态氮大量向下迁移的作用更强,体现出植物吸收的“安全网”功能。 %K 休闲 %K 玉米 %K 高丹草 %K 硝态氮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24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