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15N示踪法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A 孟维伟 %A 王东 %A 于振文 %A 石玉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831-837 %D 2011 %R 10.11674/zwyf.2011.0484 %X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15N示踪法,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0)、冬水+拔节水(W1)、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3个灌水处理,每次灌水60mm,每个灌水处理下,设置15N尿素作底肥+普通尿素作追肥、普通尿素作底肥+15N尿素作追肥2个15N示踪处理的微区,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及来源于土壤的氮素的积累量均为:W2>W1>W0;肥料氮的积累量为W0、W1>W2。W1处理基肥氮积累量及比例均显著低于W0处理,追肥氮的积累量及比例均显著高于W0处理;W2处理基肥氮和追肥氮的积累量均显著低于W0处理。成熟期肥料氮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量为:子粒>茎秆+叶鞘>叶>穗轴+颖壳;各处理营养器官中基肥氮的比例高于追肥氮,子粒中追肥氮的积累量及比例高于基肥氮。子粒中分配的肥料氮量为W0、W1>W2。W1处理子粒产量最高,植株中肥料氮的积累量及利用率均高于W2处理。说明灌溉冬水+拔节水促进了小麦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素的吸收积累,提高了肥料氮的积累量和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增灌开花水,地上部积累的追肥氮量及其向子粒中的分配比例均显著降低,这是花后供水多导致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降低的生理原因。 %K 小麦 %K 15N示踪 %K 灌水量和时期 %K 氮素吸收分配 %K 肥料氮利用率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27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