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半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下农田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状况研究 %A 刘瑞 %A 戴相林 %A 郑险峰 %A 李生秀 %A 周建斌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934-941 %D 2011 %R 10.11674/zwyf.2011.0451 %X 以在陕西关中地区连续7年的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定位试验为对象,采用养分投入量与作物养分携出表观平衡法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下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平衡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秸秆覆盖的模式(即覆草模式和垄沟模式)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亏缺状况均较常规模式及控水模式低,说明秸秆还田在平衡土壤养分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施氮量为每季N120kg/hm2时,土壤氮素基本达平衡状况;而施氮量达N240kg/hm2时,土壤氮素盈余量显著增加,平均达1471kg/hm2。不同处理土壤氮平衡值与土壤0—2m剖面累积的硝态氮以及土壤磷、钾的总平衡值与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氮平衡值每增加100kg/hm2,0—2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增加约38.3kg/hm2;土壤磷、钾的平衡值每降低100kg/hm2,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约3.5mg/kg和1.0mg/kg,说明农田养分平衡盈亏决定了土壤养分的消长规律。 %K 栽培模式 %K 夏玉米—冬小麦轮作 %K 施氮量 %K 养分平衡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27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