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黄土台塬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特征 %A 刘梦云 %A 常庆瑞 %A 齐雁冰 %A 刘京 %A 陈涛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1419-1428 %D 2012 %R 10.11674/zwyf.2012.12146 %X 为探讨林分结构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本文以黄土台塬的油松、沙棘、刺槐和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为对象,对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态、轻组、颗粒态以及可溶性有机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混交林可有效增加土壤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侧柏混交林与纯林相比增加最为明显,其土壤有机碳增加了123%和160%,易氧化态有机碳增加了161%和304%,轻组有机碳增加了1399%和482%,颗粒态有机碳增加了454%和436%,可溶性碳增加了138%和170%(0—5cm土层);刺槐-沙棘、油松-沙棘-刺槐混交林相对改良效果较差。2)各活性有机碳间相比较,混交林对土壤易氧化态碳含量增加效果最显著,而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改善效果不甚明显。3)在0—100cm土层,轻组有机碳敏感性指标分别是总有机碳、可溶性和易氧化态有机碳的1.00~10.58、3.83~10.19和1.78~5.10倍。4)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组分均呈线性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其与其他,易氧化态碳与可溶性有机碳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大于其与其他。 %K 黄土台塬 %K 林分结构 %K 有机碳 %K 活性有机碳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300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