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丛枝菌根真菌与根瘤菌接种对大豆根瘤分布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A 丁效东 %A 张林 %A 李淑仪 %A 冯 %A 固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662-669 %D 2012 %R 10.11674/zwyf.2012.11338 %X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石英砂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豆(冀豆6号)接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ousmosseae)与根瘤菌(Bradyrhizobiumjaponicum)对根瘤的形成、分布以及磷素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生长至开花期(接种后56d),与单接种根瘤菌处理相比,双接种AM真菌和根瘤菌显著增加大豆生物量、氮、磷含量、根系上的总根瘤数。单接种根瘤菌条件下,总根瘤数的48.4%分布在主根上,51.6%分布在侧根上;根瘤菌与AM真菌双接种时,总根瘤数的32.5%分布在主根上,67.5%分布在侧根上。双接种处理的侧根根瘤的固氮酶活性显著高于单接种处理的。双接种条件下大豆侧根中AMF侵染增强,尤其是结根瘤侧根上的AM真菌的侵染率高于未结瘤的侧根的菌根侵染率。接种后28d单接种菌根真菌处理显著高于双接种处理的植株磷的吸收效率;而56d时趋势相反。以上结果表明,AM真菌侵染改变根瘤在大豆根系上的分布,根瘤数量、分布与结根瘤侧根上AM真菌的侵染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 %K AM真菌 %K 根瘤菌 %K 大豆 %K 根瘤 %K 吸磷效率 %K 固氮酶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29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