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ournal Article %T 外源钙水平与花生下针期不同土壤水分对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A 王飞 %A 何春梅 %A 李清华 %A 林诚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P 623-631 %D 2013 %R 10.11674/zwyf.2013.0312 %X 沿海耕作风砂土土壤缺钙与干旱常相伴发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钙肥水平下花生下针期至结荚初期土壤水分管理对植株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针期(55±3)%(LW)、(75±3)%(MW)和(95±3)%(HW)三种田间持水量条件下,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均随着钙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其中施钙肥的花生荚果产量增幅12.2%~19.4%,而三种钙肥水平下,MW比LW与HW的荚果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8.7%与56.5%,说明下针期过高或过低的水分均不利于光合作用及产量形成,尤其高水量条件下,其根系活力显著下降。花生成熟期产量与下针期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及根系活力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水分管理与钙肥水平均显著影响花生产量,但水钙间产量交互效应不明显。耕作风砂土上增施钙肥增产潜力大,且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旱情,花生下针期调控约75%的田间持水量,其光合速率与产量最高。 %K 钙肥 %K 花生 %K 光合特性 %K 根系活力 %K 水分利用效率 %K 干旱胁迫 %U http://www.plantnutrifert.org/CN/abstract/abstract3093.shtml